(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大宗伯董公:指董其昌,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曾任大宗伯。
- 返棹:指乘船返回。
- 子猷:指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以放达不羁著称。
- 清苕:指清澈的苕溪,此处可能指董其昌的归途。
- 碧云: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离合:分离和相聚。
- 江秋:江上的秋天。
- 紫气:吉祥的征兆,常用来形容帝王或圣贤的出现。
- 有无间:若有若无,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郢里歌:指楚国的歌曲,郢是楚国的都城。
- 中雪:指歌中的雪,比喻高洁。
- 祗园:指佛教的祗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讲经的地方。
- 梦里山:比喻理想中的境界。
- 野人:指自己,谦称。
- 拥彗:手持扫帚,表示迎接或尊敬。
- 柴关:柴门,指简陋的门户。
翻译
起初我怀疑你像子猷那样兴尽而返,但近在咫尺的清澈苕溪却未能攀登。日暮时分,碧云在天边离合,江上的秋意在紫气中若有若无。你劳烦在郢歌中歌唱那高洁的雪,而我则在祗园的梦中思念着那理想的山。不要笑我这野人虚情假意地持帚迎接,至今我仍然自己打扫着简陋的柴门。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世贞对董其昌返棹之作的和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子猷、清苕、碧云、紫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比友人的高洁与自己的简朴,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