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飘风吹枯树,皎月鉴空墀。 曾是风不留,娟娟伫遐思。 飘若荡子心,皎如静女仪。 鸣琴中成瑟,哀弦来间之。 蜩螗乘秋沸,熠耀与暑辞。 苔藓历冬春,悠然骄履綦。 攒念乃攻中,徵瘁在蛾眉。 青阳何方至,桃李嫁路岐。 寄声松与柏,敛分守山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皎月(jiǎo yuè):明亮的月亮。
  • 空墀(kōng chí):空旷的台阶。
  • 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 遐思(xiá sī):深远的思绪。
  • 荡子(dàng zǐ):游荡的男子。
  • 静女(jìng nǚ):文静的女子。
  • 鸣琴(míng qín):弹奏的琴声。
  • (sè):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哀弦(āi xián):悲伤的弦乐声。
  • 蜩螗(tiáo táng):蝉。
  • 熠耀(yì yào):闪烁的光芒。
  • 履綦(lǚ qí):行走的痕迹。
  • 徵瘁(zhēng cuì):因忧愁而憔悴。
  • 青阳(qīng yáng):春天的阳光。
  • 敛分(liǎn fēn):收敛,克制。

翻译

风吹动枯树,明亮的月光照在空旷的台阶上。 曾经风不留下痕迹,美好的景象让人沉思深远。 像游荡的男子一样飘忽不定,又如文静的女子般纯洁。 琴声中仿佛有瑟的和谐,悲伤的弦乐声间或传来。 蝉在秋天鸣叫,闪烁的光芒随着夏天的结束而消失。 苔藓历经冬春,悠然自得地留下行走的痕迹。 心中的思念累积成疾,因忧愁而显得憔悴。 春天的阳光从何方到来,桃李花嫁接在路旁。 寄语松树与柏树,收敛自己的锋芒,守护山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变迁与坚守的深刻思考。诗中,“飘风吹枯树,皎月鉴空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寓意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后文通过对“荡子”与“静女”、“鸣琴”与“哀弦”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结尾处寄语松柏,表达了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坚守本心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