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周令尝师事杨用脩太史而善于鳞及明卿子与辈千里贻书言志聊用酬答
抱耒沧江万态捐,忽逢仙令尺书传。
关门不闭吴天紫,弟子能师蜀国玄。
琴里高山流辈少,握中明月故人偏。
还应彩笔相酬处,花发河阳第几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抱耒(lěi):手持农具,这里指隐居务农。
- 沧江:泛指江河。
- 仙令:对县令的美称,这里指周令。
- 尺书:书信。
- 关门不闭:比喻心胸开阔,不设防。
- 吴天紫:吴地的天空,紫色象征高贵。
- 蜀国玄:蜀地的学问,玄指深奥。
- 琴里高山:指琴曲《高山》,比喻高雅的音乐。
- 握中明月:手中握着的明月,比喻珍贵的友情。
- 彩笔:指文采斐然的笔墨。
- 花发河阳:河阳花开,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时光。
翻译
我隐居在江边,抛却了世间的纷扰,突然收到了周令的来信。他的心胸开阔,如同吴地的天空,而我能像蜀地的学者一样向他学习。在琴声中,高山的曲调少有人能理解,而手中握着的明月,则是故友的偏爱。我应该用文采斐然的笔墨来回应他,不知河阳的花开已经过了多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令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中,“抱耒沧江”展现了作者的隐居生活,而“忽逢仙令尺书传”则体现了对友人书信的珍视。通过“关门不闭吴天紫”和“弟子能师蜀国玄”的对比,赞美了周令的胸怀和学识。后两句则通过琴曲和明月,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李太史本宁督学关西以得与于鳞后先自喜责诗为赠 》 —— [ 明 ] 王世贞
- 《 谈思重为吴翁晋画枯木白头翁因题一绝 》 —— [ 明 ] 王世贞
- 《 送顾吏部迁山东臬副并托访于鳞冢 》 —— [ 明 ] 王世贞
- 《 题李于鳞赠子与守汝南序后 》 —— [ 明 ] 王世贞
- 《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郧襄徐中丞以春秋臆见贻有谢 》 —— [ 明 ] 王世贞
- 《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 》 —— [ 明 ] 王世贞
- 《 轵深井里门行有叙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