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孟庙敬述

呜呼五亩宫,兹实英气聚。 长楸径天风,森然虬龙舞。 岂无枭鸱托,噤嗉不能吐。 翔鸾翼丹桷,蟠螭绣文柱。 中有贵者像,峄碧流眉宇。 礼犹素王亚,秩非客卿伍。 杨墨既廓如,仪秦亦微沮。 伊昔传食时,天开齐梁主。 其用不一究,归乃成万古。 诸伧何为者,瑱珠列周庑。 三复仁义篇,悠然配神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孟庙:孟子庙,纪念孟子的场所。
  • 五亩宫:指孟子的故居,古代一亩约合今0.067公顷,五亩宫即约0.335公顷的宅地。
  • 英气:英俊豪迈的气概。
  • 长楸(qiū):高大的楸树。
  • 虬龙:传说中的神龙,这里比喻楸树枝干蜿蜒如龙。
  • 枭鸱(xiāo chī):猫头鹰,常用来比喻恶人或不祥之物。
  • 噤嗉(jìn sù):闭口不言。
  • 丹桷(jué):红色的椽子,指建筑的精美部分。
  • 蟠螭(pán chī):盘曲的龙,常用于装饰。
  • 峄碧: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的碧玉,这里形容孟子像的材质。
  • 素王:指孔子,因其道德高尚,被尊称为“素王”。
  • 客卿:古代指非本国人的高级官员。
  • 杨墨:指杨朱和墨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廓如:空旷无人的样子,这里指杨墨的思想被广泛接受。
  • 仪秦:指仪狄和秦青,古代著名的音乐家。
  • 微沮(jǔ):稍微受挫。
  • 传食:指孟子游说各国时,各国君主给予的待遇。
  • 齐梁主: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梁国的君主。
  • 诸伧(cāng):指粗野的人,这里可能指其他不重要的历史人物。
  • 瑱珠(tiàn zhū):装饰用的珠子。
  • 周庑(wǔ):周朝的廊庑,这里指庙宇的廊庑。
  • 三复:反复三次,表示深深的思考或敬仰。
  • 仁义篇:指孟子的著作,强调仁义道德。
  • 神禹:指大禹,古代治水英雄,被尊为神。

翻译

啊,这五亩的宫殿,实在是英气的聚集之地。高大的楸树在天空下摇曳,枝干蜿蜒如龙舞动。难道没有恶鸟栖息于此,却因敬畏而闭口不言。飞翔的凤凰在红色的椽子上展翅,盘曲的龙在绣有文饰的柱子上缠绕。庙中供奉的尊贵像,是用峄山的碧玉雕刻,眉宇间流露出高贵的气质。礼仪上仅次于孔子,地位远超一般的外国客卿。杨朱和墨子的思想已被广泛接受,仪狄和秦青的音乐也略显逊色。回想孟子游说各国时,天意开启了齐国和梁国的君主。他的用途未能一一实现,但他的思想却流传万古。那些粗野的人为何在此,装饰着珠子的廊庑中排列。我反复思考孟子的仁义篇,感觉与神禹的精神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王世贞拜谒孟子庙时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孟子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深深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长楸径天风”、“翔鸾翼丹桷”等,展现了孟子庙的庄严与神圣。同时,通过对孟子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对比,突出了孟子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最后,诗人通过对孟子仁义篇的反复思考,表达了对孟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孟子的敬仰之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