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廷尉孙公渡襄北上时郧镇自公疏开督府申军令不佞沗继武云
一疏明光有大邦,雄开幕府拥旌幢。
前茅曙色通秦岭,后吹春声叠汉江。
萧相规成元画一,羊公名在雅无双。
欲知铃阁留题处,时复芸香透琐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光:指朝廷。
- 大邦:大国,这里指襄阳。
- 开幕府:设立军事指挥机构。
- 旌幢(jīng chuá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这里指军旗。
- 前茅:古代行军时的前哨,这里指先锋部队。
- 秦岭:中国重要的山脉,位于陕西。
- 后吹:古代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声。
- 汉江:长江的支流,流经湖北。
- 萧相:指萧何,汉初名相。
- 画一:指法令统一。
- 羊公:指羊祜,西晋名将。
- 铃阁:指军事指挥中心。
- 芸香: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以保护书籍免受虫蛀。
- 琐窗:雕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翻译
一封奏疏直达朝廷,襄阳这片大地,雄壮的军事指挥机构设立,军旗高扬。 先锋部队的曙光穿透了秦岭,后方的军令如春水般在汉江上回荡。 如同萧何的法令统一,羊祜的名声无双。 想要知道军事指挥中心留题的地方,时常有芸香透过雕花的窗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廷尉孙公北上襄阳设立军事指挥机构的盛况,通过“明光”、“旌幢”、“秦岭”、“汉江”等意象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雄壮与辽阔。诗中“萧相规成元画一,羊公名在雅无双”运用典故,赞美了孙公的军事才能和威名。结尾的“铃阁”、“芸香”、“琐窗”则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暗示了孙公不仅是军事家,也是文化人,其军事行动与文化修养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