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宿峡
鸡鸣点火爝枯竹,粝饭藜羹煮初熟。稿师一饱催上船,船头见水不见天。
山高日出天未晓,水底观天见天小。唤起同舟看远云,白衣苍狗何缤纷。
云开仰见山腰寺,古殿飞来居福地。钟声鼓声通渺冥,聋者自聋听自听。
大呼唤转操舟汉,而辈登舟我登岸。来程无几去程赊,中途见寺如见家。
我闻定心亭在最高处,登峰到顶休疑惧。莫待归舟下峡时,顺水顺风留不住。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冬夜姚齐州明府陪佟司马舟过大通江干夜话赋得倚松待潮生 其一 》 —— [ 明 ] 成鹫
- 《 马山杂咏三十韵 》 —— [ 明 ] 成鹫
- 《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 其五 》 —— [ 明 ] 成鹫
- 《 苏瀛洲广文过寺话旧 》 —— [ 明 ] 成鹫
- 《 经旧战场望海怀泰山道士 》 —— [ 明 ] 成鹫
- 《 初秋夜梦入罗浮,得诗一律,醒后仅忆登高望远之句,援笔续成 》 —— [ 明 ] 成鹫
- 《 病中放言 》 —— [ 明 ] 成鹫
- 《 送李广文方水掌教筠城,兼寄潘明经圆子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