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闫季庸明府闫马卧仙受业恩师

· 成鹫
香山老将有奇节,匣里青萍三尺雪。自从百炼受恩多,感激良工心倍切。 当时大冶跃精金,此日上方归巨阙。心同铁石不销磨,身老风潮岂埋没。 出匣分明见胆肝,两手摩挲五情热。生平怀抱为知音,当阳漫与时流说。 殷勤借问报恩谁,山西夫子非等夷。欧冶门中无钝铁,马融帐底见威仪。 文章礼乐述周孔,刑名功利皆糠秕。有时耳提复面命,不待严父加鞭笞。 有时解衣更推食,恍惚慈母怜婴儿。天高地厚诫罔极,日临月照均无私。 登坛未遂凌烟志,把剑还思在冶时。我闻将军言款款,我爱将军不忘本。 閒人洞见贵人心,馀生恨识先生晚。先生之德高且深,先生之道舒能卷。 先生之教无藩篱,先生之寿无边岸。但愿先生百亿春,眼见玉门归定远。 酒三觞,茶七椀。高歌文水滨,永作隐泉伴。白发参差总不知,黄河清浊休相管。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