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喧:喧闹,吵闹。
- 西成:指秋天农作物的成熟。
- 掩豆:遮盖豆类食物,这里指用豆类食物祭祀。
- 豚肩:猪的肩膀部分,这里指用猪肉祭祀。
- 吹豳:吹奏古代乐器,豳是古代地名,这里指豳地的音乐。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神鸦:指祭祀时飞来吃祭品的乌鸦。
- 社鼠:指在祭祀场所出没的老鼠。
- 分羹:分享食物。
- 巫阳:巫师,这里指巫师在祭祀中的角色。
- 象版:古代祭祀时用来占卜的象牙版。
翻译
村里的孩童在北边喧闹,田野中的老人报告着秋天的丰收。 用豆类和猪肉进行祭祀,吹奏着古老的豳地音乐,羯鼓声响亮。 神鸦飞来吃祭品,社鼠也坐享其成,分享着食物。 在黄花丛中醉舞,巫师轻巧地使用象版进行占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秋天丰收后的祭祀场景,通过村童的喧闹、野老的报告、祭祀的仪式以及巫师的占卜,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气息和宗教信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神鸦飞食肉”和“社鼠坐分羹”,巧妙地表达了祭祀活动的神圣与世俗并存的特点。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