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竹

· 成鹫
德云住山不住水,孤峰绝顶无生理。 华亭住水不住山,扁舟覆没波涛閒。 东林老僧两不尔,半水半山半城市。 茅堂背郭池水边,水清水浊皆栽莲。 莲高出泥能几许,梁鹙林鹤交相觑。 主人避客如避仇,移居更卜溪水头。 溪水泠泠溪树古,树下两翁相对语。 曰公乃是东林禅,适来适去非偶然。 此溪旧名虎溪水,西去东林二三里。 昨日远公今又来,溪山还尔真奇哉。 老僧大笑谢不敏,口虽不言心蠢蠢。 痴心痴想难告人,从秋至腊今又春。 春来几日风景好,旧路重寻难草草。 良时正值朋侣佳,蹇驴出郭多同侪。 缪生杨生与郑子,胜游厌走红尘里。 相呼相唤东复东,隔溪流水桃花红。 溯洄直到曾游处,三瞻四顾不忍去。 商量劝我受清福,把茅盖头万事足。 万事足,勿复云,钓鱼老翁聋亦闻。 归来坐到东林月,四壁无人为君说。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