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羽士陆大年住院

· 史谨
华发萧萧物外身,南来住院不忧贫。 池边咒剑伏龙虎,月下高歌泣鬼神。 鸠杖独行山路远,氅衣初制鹤翎新。 东邻喜有王摩诘,醉过琳宫不厌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士:道士的别称。
  • 华发:花白的头发。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 物外身:超脱世俗的身体,指道士。
  • 咒剑:念咒语驱使剑。
  • 伏龙虎:制服龙和虎,比喻道士的法力。
  • 鸠杖:拐杖。
  • 氅衣:道士穿的大衣。
  • 鹤翎:鹤的羽毛,这里指用鹤羽制成的衣服。
  • 王摩诘: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这里借指诗人。
  • 琳宫:道观的美称。

翻译

他那花白的头发稀疏地披散,超脱世俗的身体南来此地,安心住院并不担忧贫穷。在池边念咒驱使剑,制服龙虎,月下高声歌唱,歌声能感动鬼神。拄着拐杖独自走在遥远的山路上,新制的大衣是用鹤羽精心制成。东邻有幸住着像王维那样的诗人,醉酒后频繁地经过道观,却从不厌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法力高强的道士形象。诗中,“华发萧萧物外身”一句,既展现了道士的年迈,又突出了其超然物外的气质。“池边咒剑伏龙虎,月下高歌泣鬼神”则生动地表现了道士的法力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后两句通过对道士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其形象的感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道士的高洁与超脱。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

史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