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 两不相伤,其德乃长。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道维物奥,人宜德保。 累土毫末,九层合抱。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圣人无难,慈以胜残。 慈故能勇,勇而不踊。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烹鲜:烹饪小鱼,比喻治理国家要小心翼翼,不可过度扰民。
  • 趋渊:趋向深渊,比喻取之于民,应当谨慎,不可过度。
  • 归沼:归于池沼,比喻治理大国要像烹饪小菜一样细心。
  • 两不相伤:两者都不受伤害,指治国与治民和谐共处。
  • 神鬼洋洋:形容神鬼自在得意的样子。
  • 降之百祥:带来各种吉祥。
  • 牝牡相浴:雌雄相互洗浴,比喻和谐共处。
  • 拱璧:古代一种玉器,两手合围那么大,非常珍贵。
  • 道维物奥:道是万物的深奥所在。
  • 人宜德保:人应当以德为保障。
  • 累土毫末:积土成山,细微之处也不放过。
  • 九层合抱:九层高的建筑,比喻伟大的事业是由小处积累而成。
  •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千里的旅程,从脚下开始,不是一开始就走得很远。
  • 为大于细,图难于易:做大事要从细节做起,解决难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
  • 无为无味:无为而治,无味即平淡,比喻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
  • 修己以安:修养自己以安定他人。
  • 尧舜犹难: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君,要做到这一点也很难。
  • 圣人无难:圣人没有困难,因为他们以慈悲为怀。
  • 慈故能勇:因为慈悲,所以能勇敢。
  • 执无兵捧:手中没有兵器,比喻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 行无敌恐:行动时没有敌人的恐惧。
  • 下以用人:以谦下的态度用人。
  • 先人后身: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
  • 三宝惟吾把:三宝指的是慈悲、节俭、不敢为天下先,这里指把握这三宝。
  • 百谷之王海:百川归海,比喻领导者应谦虚接纳各方意见。

翻译

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要小心翼翼,取之于民时要谨慎,不可过度。治理大国要像烹饪小菜一样细心,让民心归向。两者都不受伤害,这样的德行才能长久。神鬼自在得意,带来各种吉祥。两者都得到满足,这样的道才能深厚。雌雄相互洗浴,和谐共处,这样的人看起来就像玉一样美好。拱璧虽然珍贵,但不如道重要。道是万物的深奥所在,人应当以德为保障。积土成山,细微之处也不放过,伟大的事业是由小处积累而成。千里的旅程,从脚下开始,不是一开始就走得很远。做大事要从细节做起,解决难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无为而治,无味即平淡,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修养自己以安定他人,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君,要做到这一点也很难。圣人没有困难,因为他们以慈悲为怀。因为慈悲,所以能勇敢。手中没有兵器,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行动时没有敌人的恐惧。以谦下的态度用人,即使是敌人也可以亲近。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这样万国都会成为臣民。把握慈悲、节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领导者应谦虚接纳各方意见,就像百川归海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以烹饪为喻,阐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和道德原则。通过“烹鲜”、“趋渊”等生动的比喻,强调了治国要谨慎、和谐,不可过度扰民。诗中“两不相伤,其德乃长”体现了儒家“和为贵”的思想,而“慈故能勇”则融合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仁爱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追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