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心
时心若轳,欲怨同炉。我闻在昔,不见是图。明怨疑有,阴怨疑无。
嗛嗛之食,不可相餔。喣喣之德,不可相濡。泽狗水凫,难拟屋乌。
前心虽系,后心早逋。来如委羽,往似飘砮。止无常宿,行无定趋。
??齧齧,冥昧相驱。侯景归梁,伯嚭在吴。殷鉴不远,台城继苏。
茫茫今古,鸣鼓逐狐。如光如鬼,孰知其都。凡百君子,毋迩奸谀。
忠信之门,五岳三涂。输衷洒赤,润此汗朱。炉销火熄,寒冰照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轳 (lú):古代用来提水的器具。
- 餔 (bū):吃。
- 濡 (rú):沾湿,润泽。
- 嗛嗛 (qiàn qiàn):形容食物少。
- 喣喣 (xǔ xǔ):形容和悦的样子。
- 泽狗水凫 (zé gǒu shuǐ fú):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人或物。
- 屋乌 (wū wū):比喻亲近的人。
- 逋 (bū):逃亡,逃避。
- 委羽 (wěi yǔ):随意放置的羽毛。
- 飘砮 (piāo nǔ):飘动的箭。
- 趋 (qū):方向,趋势。
- ??齧齧 (xì xì niè niè):形容暗中相互争斗。
- 冥昧 (míng mèi):昏暗不明。
- 侯景 (hóu jǐng):人名,南北朝时期的叛将。
- 伯嚭 (bó pǐ):人名,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
- 殷鉴 (yīn jiàn):殷朝的镜子,比喻可以作为借鉴的前事。
- 台城 (tái chéng):地名,指南京。
- 汗朱 (hàn zhū):指红色的汗迹,比喻忠诚。
- 炉销火熄 (lú xiāo huǒ xī):比喻事情平息。
翻译
时心如同提水的轳,欲怨如同同在炉中。我听说在古代,不图谋这种事。明面上的怨恨似乎有,暗地里的怨恨似乎无。 少量的食物,不可共享。和悦的德行,不可共润。泽中的狗和水中的凫,难以比拟家中的乌鸦。 前心虽已系住,后心早已逃亡。来时如随意放置的羽毛,去时似飘动的箭。停留没有固定的宿处,行走没有确定的方向。 暗中相互争斗,昏暗不明地驱使。侯景归附梁朝,伯嚭在吴国。殷朝的镜子不远,台城继而苏州。 茫茫今古,敲鼓追逐狐狸。如光如鬼,谁能知道其所在。凡百君子,不要亲近奸邪谄媚之人。 忠信之门,如五岳三涂。献出真心赤诚,润泽这红色的汗迹。炉火熄灭,寒冰照见壶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时心的复杂与矛盾,以及人心的难以捉摸。诗中运用了“轳”、“炉”、“泽狗水凫”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心中的怨恨与德行的不可共享,以及忠诚与奸邪的对立。通过对侯景、伯嚭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远离奸邪,坚守忠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