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乡学生钟宏求社学记赠之

千里来携欠一图,东南村构几模糊。 人扶世教何妨切,老向斯文自愧疏。 云谷许还徽国主,周溪流到长官居。 秋风海上无穷意,也向程乡社学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程乡:地名,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 社学:古代的地方学校,多为民间自发组织。
  • 东南村构:指东南地区的村落建筑。
  • 世教:社会的教化。
  • 斯文:指文化、文学。
  • 云谷: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徽国:指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 周溪:河流名,可能指某条具体的河流。
  • 长官居:指官员的居所。
  • 程乡社学:程乡地区的社学。

翻译

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未带上一幅图画,东南的村落建筑在我脑海中已有些模糊。 人们扶持社会的教化,何妨做得更切实际,我这老者对于文化自愧不如,感到疏远。 云谷之地,我愿归还给徽州的主人,周溪之水,流淌至官员的居所。 秋风在海上吹拂,带来了无尽的思绪,这些思绪也写入了程乡的社学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程乡社学的关心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千里来携欠一图”展现了作者远道而来的情景,而“东南村构几模糊”则反映了作者对地方文化的模糊记忆。后句中,“人扶世教何妨切”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而“老向斯文自愧疏”则体现了作者对自身文化修养的自省。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程乡社学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无限期望。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