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 福严寺:位于衡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般若:佛教术语,意为智慧,特指超越世俗认识的智慧。
- 宿业:佛教术语,指前世所积累的业力。
- 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真实身,即佛的本质或真理。
- 幻坏:幻灭,指虚幻不实的东西最终会消失。
- 藏骨:指佛教高僧圆寂后,其遗骨被供奉的地方。
- 神通:佛教术语,指超乎常人的能力或奇迹。
- 宝供:指供奉在佛前的珍贵物品。
- 珊瑚碧:指珊瑚的碧绿色。
- 珠花:指用珍珠制成的花朵装饰。
- 舍利:佛教术语,指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坚固物质,被认为是其功德的象征。
- 无缘:佛教术语,指没有缘分或条件。
- 香一瓣:指供奉佛前的一片香。
- 佛堂:供奉佛像的房间或殿堂。
翻译
前朝的塔寺依旧在衡山,山林中的宿业已空无。 佛法身无幻灭,藏骨之处显神通。 宝供中珊瑚碧绿,珠花间舍利红艳。 无缘之人献上一瓣香,回首望向佛堂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衡山福严寺的静谧与庄严,通过对“法身无幻坏”和“藏骨自神通”的描写,表达了佛教的永恒与神秘。诗中“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以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佛堂内的华丽与神圣。结尾的“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则带有一种超脱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水龙吟 · 赋情云 》 —— [ 元 ] 张翥
- 《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 》 —— [ 元 ] 张翥
- 《 如梦令 》 —— [ 元 ] 张翥
- 《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 》 —— [ 元 ] 张翥
- 《 金缕词送上官子东之昆山州幕官 》 —— [ 元 ] 张翥
- 《 寄云门僧若邪溪兼题其松风阁二首 》 —— [ 元 ] 张翥
- 《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皆赋诗自志 》 —— [ 元 ] 张翥
- 《 摸鱼儿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