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 张翥
袅袅秋风。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嬴女飞下,玉佩玲珑。肠断十二台空。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烛销红。 更锵金振羽,变徵移宫。扬州旧时月色,叹水调如今,离唱谁工。露叶残蛾,蟾花遗粉,寂寞琼树香中。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思难穷。把一襟幽怨,吹与鱼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 彩凤:指美丽的凤凰。
  • 嬴女:指传说中的仙女。
  • 玉佩玲珑:形容玉佩清脆悦耳的声音。
  • 十二台:指古代宫廷中的十二座高台。
  • :遥远的样子。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诗人。
  • 烛销红:指蜡烛燃尽,红色消退。
  • 锵金振羽:形容音乐声响亮,如同金属撞击和鸟羽振动。
  • 变徵移宫:指音乐中的调式变换。
  • 露叶残蛾:指露水沾湿的叶子和残存的蛾子。
  • 蟾花遗粉:指月光下的花影和落下的花粉。
  • 琼树:指美丽的树木。
  • 坡仙: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 沧江:指长江。
  • 鹤梦:比喻高远的梦想或隐逸的生活。
  • 一襟幽怨:指满怀的忧愁和哀怨。
  • 鱼龙:指水中的生物。

翻译

秋风轻轻吹拂,听那声音响彻云霄,是美丽的凤凰在啼鸣。传说中的仙女飘然而下,玉佩发出清脆的声音,让人心碎地看到十二座高台空空如也。远望霜天像海一样辽阔,却无法完全表达楚地游子的深情。蜡烛燃尽,红色消退。

音乐声响亮,如同金属撞击和鸟羽振动,调式变换。想起扬州旧时的月光,感叹如今的水调歌头,谁还能唱得动听。露水沾湿的叶子和残存的蛾子,月光下的花影和落下的花粉,在美丽的树木香气中显得寂寞。问苏轼在哪里,长江上,高远的梦想或隐逸的生活已无踪迹。思绪难以穷尽。把满怀的忧愁和哀怨,吹给水中的生物听。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风、凤凰、仙女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通过对十二台空、霜天如海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无法言说的忧愁。音乐的描写则展现了内心的激荡与变化。结尾处对苏轼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是增添了作品的深远意境和情感厚度。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