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卓锡:指僧人手持的锡杖,此处指僧人。
- 灵岩:指山中的奇岩异石。
- 擎天石:形容山石高大,仿佛能支撑天空。
- 祗树:指寺庙中的树木。
- 偃月梢:形容树梢弯曲如月牙。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隐逸著称。
- 入社:加入诗社或文人社团。
-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以博学和辩才著称。
- 联交:结交,交往。
- 襆被:用布包裹的被褥,指行李。
-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翻译
走进琅山十里郊外,曾听闻有僧人在此搭建新茅屋。 山中奇岩高耸如擎天之柱,寺庙东边的树梢弯曲如偃月。 我欲效仿陶渊明加入诗社,也希望能与高僧支遁结交。 他日我将带着行李来寻访此约,长夜中聆听寺庙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通过“琅山”、“灵岩”、“祗树”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欲比渊明来入社,也应支遁肯联交”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羡慕,以及对高僧支遁的敬仰,希望与之结交。结尾的“长听钟声夜半敲”则进一步以寺庙钟声为背景,加深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