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忆忆钱塘

· 张翥
千岩秋色彻层霄,忆昔来乘使者轺。 翠袖屡扶蓬阁醉,篮舆时赴宝林招。 山阴客已无春会,溪上风犹送暮樵。 此恨古今销不尽,西陵寂寞又回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o):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翠袖:指美女。
  • 蓬阁:指高雅的居所或官署。
  • 篮舆:指轿子。
  • 宝林:指寺庙。
  • 溪上:溪边。
  • 暮樵:傍晚的樵夫。
  • 西陵:地名,这里可能指钱塘江边的西陵峡。
  • 回潮:潮水退去后又重新涌上来。

翻译

千岩万壑间,秋色弥漫至云霄,回忆往昔,我曾乘坐使者的轻便马车来到此地。 美丽的女子频频扶持,在蓬阁中醉意朦胧,轿子时常被召至宝林寺。 山阴的客人已不再有春日的聚会,溪边的风依旧送来傍晚樵夫的歌声。 这古往今来的遗憾,永远无法消解,西陵峡的寂寞,又随着潮水回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色、回忆往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钱塘的深深怀念与无尽的遗憾。诗中,“千岩秋色彻层霄”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钱塘的秋景,而“忆昔来乘使者轺”则引出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后句中的“翠袖屡扶蓬阁醉”与“篮舆时赴宝林招”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然而,“山阴客已无春会”与“溪上风犹送暮樵”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哀愁。最后,“此恨古今销不尽,西陵寂寞又回潮”则以潮水的回涌比喻遗憾的永存,表达了诗人对钱塘的深深眷恋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