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弦诵:弦歌和诵读,指读书声。
- 被:覆盖,普及。
- 乡闾:乡里,指家乡的居民。
- 经史文章:指古代的经典和历史著作。
- 万卷馀:形容书籍极多。
- 借送:借出和送人。
- 鸱有酒:鸱,指猫头鹰,这里比喻书籍的守护者。有酒,意指守护者有酒相伴,即书籍得到妥善保管。
- 蠹无鱼:蠹,指蛀虫。无鱼,意指书籍没有被蛀虫损坏。
- 精舍:指修行的场所,这里指藏书的地方。
- 岳麓:指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著名的书院所在地。
- 匡山:指江西的庐山,也是古代著名的书院所在地。
翻译
不惜用黄金来购买书籍,只为了让读书声普及到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圣贤的事业流传千年,经史文章堆积如山。 借出或送人书籍时,守护者有酒相伴,确保书籍不被蛀虫损坏。 将来若能在家乡建立一个藏书的地方,那岳麓山和庐山的书院恐怕也比不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不惜黄金为买书”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书籍价值的认识,而“要令弦诵被乡闾”则体现了作者希望知识能够普及到普通百姓中,提高整个乡里的文化水平。后两句通过对书籍的妥善保管和未来藏书地的设想,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对未来文化繁荣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化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送郑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朵儒学教授四首其三 》 —— [ 元 ] 张翥
- 《 摸鱼儿 · 春日西湖泛舟 》 —— [ 元 ] 张翥
- 《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 —— [ 元 ] 张翥
- 《 喜迁莺 · 琼花 》 —— [ 元 ] 张翥
- 《 莫矣 》 —— [ 元 ] 张翥
- 《 故御史王楚鳌元戴为临川王伯达三画求题 》 —— [ 元 ] 张翥
- 《 刘道权为李远子微作青山似洛中图为作歌以系之 》 —— [ 元 ] 张翥
- 《 西兴渡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