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唐高甘聚麀,妖瞾窃皇纲。
淫膻易庙社,三灵为惨伤。
维城拉然崩,蹀血染天潢。
莽卓为一人,寸斩不足偿。
惜哉无绝母,完归于上阳。
当时极兵威,万愤亦少扬。
养虎自遗啮,遗恨在英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聚麀(yōu):指聚集的鹿群。
- 妖瞾(zhào):妖异的光芒。
- 皇纲:指帝王的纲纪。
- 淫膻(shān):过度放纵的腥臭。
- 三灵:指天、地、人三者。
- 维城:指国家的城墙。
- 拉然:突然。
- 蹀血(dié xuè):踏血,形容战乱中的血腥场面。
- 天潢:指皇族。
- 莽卓:指草莽中的卓越人物。
- 寸斩:形容极度的惩罚。
- 绝母:指断绝母子关系。
- 上阳:指皇宫。
- 兵威:军事威力。
- 万愤:极大的愤怒。
- 养虎:比喻养育危险的人或事物。
- 遗啮(niè):留下咬痕。
- 英王:指英明的君王。
翻译
唐朝高宗喜欢聚集鹿群,妖异的光芒窃取了皇家的纲纪。 过度的放纵腥臭玷污了宗庙社稷,天、地、人都为此感到悲惨和伤痛。 国家的城墙突然崩塌,血腥的战乱染红了皇族。 草莽中的卓越人物只为一人,即使寸寸斩断也不足以偿还罪孽。 可惜没有断绝母子关系,完好地归还给皇宫。 当时虽然军事威力极大,万般愤怒也稍有发泄。 养育了危险的人或事物,留下了咬痕,遗恨留给了英明的君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高宗时期的政治乱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和皇权衰落的深刻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聚麀”、“妖瞾”、“淫膻”等,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和腐败。同时,诗人的语言充满了悲愤之情,对那些导致国家衰败的人物和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后人的警示,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