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赠大宗伯袁公抑之七十

尚书自起东山卧,三月三台衮衣过。 冶城独湛冰壶色,大桁不受风尘涴。 烟花二月明堂深,是时君王在左个。 未悬大夫东郡车,且隐常伯南宫坐。 忆昔金闺并通籍,汝鸣朝阳谁敢和。 龙颜乍为尺疏回,鼠胆惊从一时破。 青衫举国望风彩,绛帐诸生承咳唾。 不斋偶成大常醉,没齿已分首阳饿。 相君耽耽日虎视,安能使汝终轗轲。 天上征书凡几下,眼前遗直唯一个。 岂惟公望重耆硕,予亦婆娑成老大。 鹏扶鴳息夸各适,蝇利蜗名爱偏挫。 二十四考今甫始,万八千岁谁独柰。 投分窃比松柏坚,有诗肯随燕雀贺。 异时真有抑之篇,为箴百岁武公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尚书:古代官名,相当于现代的部长。
  • 东山卧:指隐居。
  • 三月三台: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
  • 冶城:地名,指南京。
  • 冰壶:比喻清廉。
  • 大桁:古代的一种刑具。
  • 风尘涴:被世俗污染。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
  • 左个:指皇帝的左侧。
  • 东郡车:指东郡的官员。
  • 常伯:古代官名,指侍中。
  • 南宫:古代官署名。
  • 金闺:指朝廷。
  • 并通籍:同时登记在册。
  • 朝阳:指朝廷。
  • 尺疏:指奏章。
  • 鼠胆:比喻胆小。
  • 绛帐:指讲学的地方。
  • 咳唾:比喻言语。
  • 大常:古代官名,指太常。
  • 没齿:终身。
  • 首阳饿:指隐居不仕。
  • 耽耽:注视的样子。
  • 轗轲:坎坷。
  • 遗直:指正直的人。
  • 耆硕:年高望重的人。
  • 鹏扶鴳息:比喻志向远大与平庸。
  • 蜗名:微不足道的名声。
  • 投分:志趣相投。
  • 松柏坚:比喻坚贞不屈。
  • 燕雀贺:比喻小人的祝贺。
  • :规劝。
  • 武公惰:指武公的懒惰。

翻译

尚书自从隐居东山后,三月间三公穿着衮衣经过。 在冶城独自保持着清廉的本色,大桁刑具未曾被风尘污染。 二月里烟花灿烂的明堂深处,那时君王就在左侧。 未悬挂东郡官员的车辆,暂且隐居在常伯的南宫中。 回忆起当年在朝廷一同登记,你的声音在朝阳中无人敢和。 龙颜被你的奏章所动,鼠胆在一时之间被打破。 全国都仰望着你的风采,学生们承接着你的言语。 不斋戒时偶尔大常醉酒,终身已注定要隐居不仕。 相君每日虎视眈眈,怎能让你终其一生坎坷。 天上的征书多次下达,眼前的正直之人唯有一个。 不仅公望重于年高望重的人,我也随之变得老态龙钟。 鹏鸟与鴳鸟各自夸耀自己的适应,蝇头小利与蜗角虚名爱被挫败。 二十四考现在才刚刚开始,万八千岁谁又能独占鳌头。 志趣相投私下里比作松柏坚贞,有诗不愿随燕雀般的小人祝贺。 将来真有抑之篇,为了规劝百岁的武公不要懒惰。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赠给袁抑之的七十寿辰诗,诗中充满了对袁抑之的赞美和敬仰。诗人通过对比袁抑之的清廉与世俗的污染,表达了对袁抑之高尚品质的钦佩。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袁抑之坎坷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未来能够有所作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