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李峤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塔:指慈恩寺的塔,因其建筑精美,被视为吉祥之物。
  • 仙舆:指皇帝的车驾,比喻皇帝如同仙人降临。
  • 萸房:指茱萸的果实,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菊橤:菊花的花蕊。
  • 御气:指皇帝的气息或威严。
  • 鹏霄:比喻极高的天空,这里指皇帝的威严直达天际。
  • 凤野:比喻皇帝所在的地方,如同凤凰栖息的圣地。
  • 天歌:指天上的歌声,比喻皇帝的颂歌。
  • 梵乐:佛教音乐。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翻译

吉祥的塔高耸入云,皇帝的车驾在重阳节到来。 茱萸的果实摆在宝席上,菊花的花蕊点缀着花台。 皇帝的威严直达天际,登上高处,皇帝所在的地方如同凤凰栖息的圣地展开。 天上的歌声与佛教音乐交织,在空中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皇帝登慈恩寺塔的盛况,通过“瑞塔”、“仙舆”等词语展现了节日的庄严与喜庆。诗中“萸房”、“菊橤”等细节描写,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后两句以“御气鹏霄”、“凤野”等意象,表达了皇帝的威严与尊贵,以及与天同庆的宏大场面。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唐代宫廷诗歌的特色。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