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 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酒泉: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县长。
  • 高堂:高大的厅堂,指宴会的场所。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翻译

酒泉的太守擅长剑舞,他在高大的厅堂中设宴,夜晚敲击着鼓声。 一曲胡笳音乐响起,令人心碎,座上的宾客们相互对望,泪如雨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酒泉太守在宴会上表演剑舞的场景,以及胡笳音乐带来的深刻情感影响。诗中通过“夜击鼓”和“胡笳一曲断人肠”等生动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胡笳音乐的哀婉,形成鲜明对比。末句“座上相看泪如雨”则深刻表达了音乐触动人心的力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落泪,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宴会中人们的深情。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