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搆茅亭

· 李洞
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 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 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墀(lóng chí):古代宫殿前的台阶,常用来指代朝廷。
  • 押班:古代官员朝会时的一种仪式,指官员按班次排列。
  • 带涎:形容海木湿润,如同带有海水。
  • 海木:指从海中取出的木材。
  • 兼雪:同时描绘雪景。
  • 湖山:湖泊和山脉,这里指雪覆盖的湖山景色。
  • 河清:指河水清澈。
  • 直印:直接映照。
  • 唐封:唐朝的疆域。
  • 人偃:人安逸地躺着。
  • 翠微:青翠的山色。

翻译

清晨的野色迷蒙了亭前的视野,官员们在宫殿台阶前等待排列朝会。 海木带着湿润的涎水被移来,雪景同时描绘了湖山的美。 月光清冷地照在床榻上,河水清澈直接映照出宁静。 唐朝的疆域辽阔三万里,人们安逸地躺在青翠的山色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刘相公在光德里新建茅亭的景致,通过“野色”、“龙墀”、“海木”、“湖山”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中“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一句,以月光和河水的清澈映照出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则展现了唐朝的辽阔疆域和人们在此中的安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