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二首其二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月姊:指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子。
  • 彩蟾: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用以代称。
  • 倾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 重帘:多层的帘幕,指隔绝。
  • 佩响:佩玉的响声,古代女子常佩戴玉饰。
  • 弦声:指弹奏乐器的声音。
  • 指纤:手指纤细。
  • 暮雨:傍晚的雨。
  • 秋河:秋天的银河。
  • 夜厌厌:形容夜晚漫长而无聊。
  • 王昌:人名,此处可能指一个住在附近的美男子。
  • 金堂:华丽的房屋,此处指王昌的住所。

翻译

曾经在月宫中与月宫仙子相遇,她从彩蟾上下来。虽然她的美貌足以倾城,但重重帘幕将我们隔开。我已能从佩玉的响声中感知到她腰肢的纤细,更能从弦乐声中察觉到她手指的纤细。傍晚的雨后,我独自归去,山林显得更加静谧。秋夜的银河静静不动,夜显得漫长而无趣。那个名叫王昌的美男子就住在墙的东边,即使在他的华丽房屋中,也未必能免受猜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朦胧而深情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如佩响、弦声,来表达对女子纤细身姿和优雅举止的想象。诗中的“月姊”和“彩蟾”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而“重帘”则象征了无法逾越的距离。末句提及的“王昌”和“金堂”则暗示了诗人对女子可能的猜疑和不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