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庠古柏行

泮宫翠柏真奇特,溜雨霜皮古铜色。 共传贤守李侯栽,年数于今过三百。 几经劫火幸仍存,草木犹依圣教尊。 清覆讲堂闲永昼,密笼礼殿翳香云。 芳根长托弦歌地,坛杏庭槐共生意。 春风摇影漾宫墙,午日流阴上庭砌。 博士鸣鼙散学徒,竞来树底纵歌呼。 乔柯宁集接舆凤,细叶争巢朱博乌。 却怜种者今何在,留得青青表遗爱。 文风化雨沾濡深,从宋历元逢盛代。 上摩北斗凌中台,时有佳气相徘徊。 大哉宣尼后凋训,珍重明堂梁栋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郡庠(jùn xiáng):古代地方学校的名称,类似于现代的中小学
泮宫(pàn gōng):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贤守(xián shǒu):贤明的官员
劫火(jié huǒ):火灾
讲堂(jiǎng táng):讲学的地方
礼殿(lǐ diàn):举行仪式的殿堂
坛杏(tán xìng):坛子旁边的杏树
槐(huái):一种树木
乔柯(qiáo kē):高大的树木
舆凤(yú fèng):传说中的凤凰
朱博乌(zhū bó wū):红色的孔雀

翻译

郡庠古柏行

泮宫里的翠柏非常奇特,雨水滑落在古铜色的树皮上,仿佛是一幅古老的画卷。这些古柏是由贤明的官员李侯种植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几次火灾,却依然屹立不倒,草木们仍然遵循着圣教的教诲。郡庠里的讲堂常年静谧,礼殿上方笼罩着淡淡的香云。这些古柏的根扎在弦歌之地,坛子旁的杏树和槐树也一同生长。春风吹拂着宫墙上的树影,正午时分,树荫投射在庭院的石砌上。博士们在树下敲击着鼙鼓,学徒们争相聚集在树底高声歌唱。高大的树木们仿佛在争夺凤凰和孔雀的巢穴。但是,那些种植这些树木的人如今又在何方呢?他们留下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表达了他们的挚爱。这些树木受益于文风和雨露的滋润,从宋朝一直延续至今盛世。它们似乎在向北斗星拜谒,时常被美好的气息所环绕。宣尼后人的教诲仍然珍贵,明堂的梁柱也值得我们珍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郡庠中古柏的景象,展现了古柏的历史沧桑和生机盎然。通过描写古柏的生长环境和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官员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柏的壮美和历史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珍视之情。整体氛围清幽雅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