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游赤壁图

东坡先生人中龙,才高屡被群小攻。遭谗近谪齐安东,渔樵混迹忘显融。 岂以得丧留心胸,吊古惟访前代踪。两游赤壁当秋冬,扁舟泛泛波溶溶。 东山月出来清风,举酒属客谈从容。缅怀公瑾真英雄,破敌于此成奇功。 老瞒胆落摧兵锋,烟尘涨天烈火红。楼櫓灰灭须臾中,故垒回首生蒿蓬。 运去物改世不同,沉沙遗戟埋榛丛。临流但见双崖穹,崖根下俯冯夷宫。 滔滔江汉仍朝宗,孙曹意气宁重逢。千年往事付画工,兴亡割据俱已空,惟有两赋传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 龙: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 遭谗:受到诽谤。 谪:贬谪,被贬官。 齐安东:指被贬到齐州安东县。 渔樵:指以打渔、砍柴为生的普通人。 留心胸:保持胸怀。 吊古:怀念古人。 两游赤壁:指苏轼两次游览赤壁。 扁舟:小船。 泛泛:漂浮。 东山:指东山岛。 公瑾:指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 老瞒:指蜀汉丞相诸葛亮。 楼櫓:城楼和角楼。 蒿蓬:野草。 运去物改世不同: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沉沙遗戟埋榛丛:指历史的沉淀和遗留。 冯夷宫:指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大营。 滔滔江汉:形容长江的浩荡。 孙曹: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曹操。 两赋:指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翻译

题目:苏东坡游赤壁图

苏东坡先生在文学界如同一条龙,他的才华常常受到许多小人的攻击。曾经遭受诽谤,最终被贬谪到齐州安东县,过着渔樵的生活,混迹其中,却忘却了自己的才华。

他并没有因为失去官职而心胸狭窄,反而怀念古人,探访前人的足迹。他两次游览赤壁,秋冬之际,乘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漂浮。

东山的月亮从清风中升起,他举起酒杯,与客人从容地谈笑。他缅怀周瑜这位真正的英雄,在此处取得了惊人的战功。

诸葛亮的计谋使敌人胆寒,烟尘弥漫,天空中燃起熊熊烈火。城楼和角楼的灰烬在顷刻间消失,故垒回首,已经长满了野草。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沉淀下来的只有历史的遗物。站在江边,只见两岸崇山峻岭,崖根下是曹操的大营。

长江和汉水依旧奔流不息,但孙权和曹操的雄心壮志再也不会相遇。千年的往事留给画工描绘,兴起和覆亡都已成为空谈,唯有苏轼的两篇赋文传世无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游赤壁时的景象,通过对苏轼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性格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独特解读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