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其二

吏部论思冠六曹,采言还后采时髦。 不才何用麒麟揎,奇略须收虎豹韬。 无奈关梁长扰扰,可堪州县正嗷嗷。 乌台若见同袍李,为说扬雄老赋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籴(hé dí):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强行征购粮食。
  • 采时髦:选拔时下的英才。
  • 麒麟揎(qí lín xuān):比喻无用之物。
  • 虎豹韬:比喻高明的策略或计划。
  • 关梁:指关卡和桥梁,比喻阻碍。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嗷嗷(áo áo):形容众人哀怨或叫苦的声音。
  • 乌台:指御史台,古代中央监察机构。
  • 同袍:指同事或同僚。
  • 扬雄:西汉文学家,以赋著称。
  • 赋骚:指文学创作,特别是辞赋。

翻译

吏部选拔英才,议论思索领先六部,采纳建议之后再选拔时下的英才。 像我这样的无才之人何须用麒麟皮来掩饰,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收服虎豹的高明策略。 无奈关卡和桥梁总是纷乱不堪,可叹州县之中正充满了哀怨之声。 如果御史台见到我的同僚李治书,请告诉他,我像扬雄一样老了还在写赋。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桢送别贡侍郎和籴还朝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同僚的期望。诗中,“麒麟揎”与“虎豹韬”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无用之物,后者则代表真正的才能和策略。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真正有才能者的渴望。末句以扬雄自比,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抱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