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隐山人诗为沈伯玉作

· 黄玠
朝云适如车,夕云忽如马。 变化方未穷,讵是无心者。 卷舒自有宜,膏泽自有时。 幽栖在林壑,或者梦见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ù):岂,难道。
  • 讵是无心者:难道是无心之物吗。
  • 卷舒:指云的形态变化,卷起和舒展。
  • 膏泽:比喻恩泽,如油脂般滋润。
  • 幽栖:隐居。
  • 林壑:山林和沟壑,指偏僻幽静的地方。

翻译

早晨的云彩恰似缓缓行驶的车,傍晚的云彩忽然又像奔腾的马。 这变化无穷的景象,难道是无心之物吗? 云彩的卷起和舒展自有其规律,它们的恩泽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降临。 隐居在深林和山谷之中,或许有人能在梦中见到这样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云彩的变幻,表达了自然界的奥妙和规律。诗中“朝云适如车,夕云忽如马”生动描绘了云彩的多样形态,而“讵是无心者”一句则引发读者对自然界是否无心的深思。后两句“卷舒自有宜,膏泽自有时”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恩泽,最后以隐居者的视角,暗示了在幽静的自然环境中,人们或许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神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