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面奴
黥面奴,花作骨,锦作肠,行年十四善文章。君臣赋诗及妃后,黥奴代诗毫捷走。
狎臣夺爵知几筹?黥奴兼才夸八斗。桑阴既引武家郎,小崔更入中书堂。
春宫节悯痛至骨,一剑肯贷临淄王?呜呼,巨神秤,称天下,黥奴手,那可把?
谁向朱屠借铁锤,锤杀司衡巨神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黥面奴:脸上刺有标记的奴隶,这里指的是有才华但地位低下的奴隶。
- 狎臣:亲近的臣子,这里指有权势的臣子。
- 夺爵:剥夺爵位。
- 兼才:多才多艺。
- 八斗:比喻才华极高。
- 桑阴:桑树的阴影,这里可能指隐秘的地方或时机。
- 武家郎:武家的子弟,这里可能指有武力背景的人。
- 小崔: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官员。
- 中书堂: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机构。
- 春宫:指皇宫中的东宫,即太子的居所。
- 节悯:节制和怜悯。
- 临淄王:指古代的一个王爵。
- 巨神秤:比喻巨大的权力或衡量标准。
- 司衡:掌管衡量的官员,这里比喻掌权者。
翻译
脸上刺有标记的奴隶,以花为骨,以锦为肠,十四岁时就擅长写文章。君王和妃后赋诗,黥面奴代替他们写诗,笔走龙蛇,速度极快。 亲近的臣子被剥夺了爵位,黥面奴却以多才多艺自夸才华高超。在桑树的阴影下,武家的子弟被引入,小崔也进入了中书省。 东宫中的太子深感痛苦,一把剑怎能放过临淄王?唉,巨大的权力,衡量天下,黥面奴的手,怎能掌握? 谁向朱屠借铁锤,锤杀那个掌权的巨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黥面奴与权臣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权力的腐败。黥面奴虽有才华,却因身份低微而无法掌握权力;而权臣虽失势,却仍有能力影响朝政。诗中“巨神秤,称天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权力的巨大与不公,而结尾的“锤杀司衡巨神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这种不公局面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犀利,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