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出关弃繻子,南征笑狂生。 左右无黄发,淫夫抰之行。 戮杀汉使者,君臣起大兵。 尉他羁汉绶,何曾请长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关弃繻子(繻子:古代一种通行证,用帛制成,上面写字,分成两半,过关时验合。)
  • 南征笑狂生(狂生:指行为放荡不羁的人。)
  • 左右无黄发(黄发:指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头发会变黄。)
  • 淫夫抰之行(淫夫:指放荡不羁的男子。抰:同“扬”,张扬。)
  • 尉他羁汉绶(尉他:人名,指尉佗,南越国的建立者。羁:束缚。汉绶:汉朝的官印绶带,代表官职。)
  • 请长缨(长缨:长绳,古代用以象征权力和责任。请长缨即请求承担重任。)

翻译

离开关卡时抛弃了通行证,向南征战时嘲笑那些放荡不羁的人。 身边没有年长的智者,放荡的男子张扬其行为。 杀害了汉朝的使者,君臣因此起兵反抗。 尉佗虽然被束缚在汉朝的官职中,却从未请求承担更大的责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出关弃繻、南征笑狂、无黄发之助、淫夫张扬、戮杀汉使、尉他羁绶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诗中“出关弃繻子”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尉他羁汉绶,何曾请长缨”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关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