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赵良弼顷以中丞出抚荆襄遂南至于衡岳望予于岭外因使使讯焉且示近作及先后见梦诸篇予乃掇其略和之凡得四首聊以寄怀云尔

总戎楚蜀流风远,方驾曹刘思更玄。 出镇雄藩渠已后,登高能赋若为先。 天开图画湘潭月,地逼丹霄石廪烟。 知有仲宣楼独倚,可无叔子泪堪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省汝南县。
  • 赵良弼:唐代文学家。
  • 中丞:官名,唐代官职。
  • 荆襄:指荆州和襄州,古地名。
  • 衡岳:指衡山,位于湖南省。
  • 示近作:展示最近写的作品。
  • (duó):挑选。
  • 略和:简略地整理。
  • 聊以寄怀:随意寄托思念之情。
  • 总戎楚蜀:指整合楚国和蜀国的兵力。
  •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两国的代表人物。
  • 登高能赋:登高望远能写出优美的赋诗。
  • 天开图画:形容天空明净如画。
  • 湘潭:指湖南湘潭市。
  • 丹霄:指衡山。
  • 石廪:古代祭祀用的石台。
  • 仲宣楼:古代楼名。
  • 叔子:指叔子平,唐代文学家。

翻译

汝南的赵良弼曾经作为中丞出使荆襄,后来南下至衡岳,向我询问岭外的情况,并展示了他最近写的作品,还有先前的一些梦境中的诗篇。我挑选了其中的精华部分,总共得到了四首,随意寄托着我的思念之情,送给你。

总结了楚国和蜀国的兵力,思绪飘远,对曹操和刘备的事迹更加深奥。出任雄藩之后,能够写出像先贤一样优美的赋诗。天空明净如画,月光洒在湘潭,石台上升起的烟雾,仿佛丹霄山间的景色。我知道有仲宣楼独自倚立,但是否有叔子平的泪水传承下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良弼出使南方的经历,展示了他的诗文才华。诗人通过对楚国和蜀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曹操和刘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叔子平的怀念之情,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富有诗意。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