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清源开先载酒道傍一醉而别

遑遑问归路,与子暂盘桓。 岁月分襟易,风尘把袂难。 离觞促日短,旅服过春寒。 意气今何在,惟将宝剑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遑遑 (huáng huáng):匆忙不安的样子。
  • 盘桓 (pán huán):徘徊,逗留。
  • 分襟 (fēn jīn):分别,离别。
  • 把袂 (bǎ mèi):握手,表示亲近。
  • 离觞 (lí shāng):离别的酒杯。
  • 旅服 (lǚ fú):旅途中的衣服。
  • 意气 (yì qì):意志和气概。

翻译

匆忙地询问归路,与你暂时徘徊。 岁月中的分别容易,风尘中握手却难。 离别的酒杯催促着日短,旅途中衣服感受着春寒。 曾经的意志和气概如今何在,只剩下宝剑可以凝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诗中,“遑遑问归路”描绘了诗人匆忙不安的心情,而“与子暂盘桓”则透露出与友人短暂的相聚时光。后两句“岁月分襟易,风尘把袂难”巧妙对比了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难以割舍。诗的结尾,“意气今何在,惟将宝剑看”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豪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宝剑成为唯一的精神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