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

广郡延袤古桂阳,郡人不省是维桑。 换盐忽漫逢宾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几州真刺史,我来一度旧刘郎。 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孙草尽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郡:指古代的桂阳郡,今属湖南省。
  • 延袤:绵延广阔。
  • 不省:不懂得,不了解。
  • 维桑:指家乡。
  • 换盐:指交换生活必需品,这里可能指日常交往。
  • 忽漫:突然,不经意间。
  • 食藕:吃藕,这里可能指品尝当地特产。
  • 制楚裳:制作楚地的服饰。
  • 真刺史:真正的州官。
  • 旧刘郎:指过去的刘姓官员或文人。
  • 看花恨:指因错过花期而感到遗憾。
  • 王孙草:指贵族子弟,这里可能指有才华的人。
  • :芬芳,这里指才华或美德。

翻译

广郡地域辽阔,古称桂阳,当地人不了解这里是他们的家乡。偶然间遇到宾客,交换生活必需品,品尝藕时想起制作楚地的服饰。天下有几个真正的州官,我来此地一次,遇见了过去的刘姓文人。现在不再因错过花期而感到遗憾,因为那些有才华的人的消息,如同芳草般遍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广郡桂阳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迹的怀旧之情。诗中“换盐”、“食藕”等生活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通过对“真刺史”、“旧刘郎”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结尾的“王孙草尽芳”则寓意着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迹的深情和对人才的渴望。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