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天然和尚自庐山归雷峰

四十年中泥望云,三年前谒又萍分。 何期耶舍寺中语,还向雷峰钟后闻。 满地豺狼难塞路,一天龙象肯离群。 乡园幸附匡山侣,羞号青莲与右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泥望云:比喻仰慕高人,如泥望云。
  • 萍分:比喻离别,如浮萍分散。
  • 耶舍寺:地名,指庐山中的寺庙。
  • 雷峰:地名,指杭州的雷峰塔。
  • 龙象:佛教用语,比喻高僧大德。
  • 匡山:庐山的别称。
  • 青莲: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号“青莲居士”。
  • 右军: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因其曾任右军将军。

翻译

四十年来我一直仰慕高人,如泥望云,三年前拜访后又如浮萍般分散。 没想到在庐山的耶舍寺中交谈,还能在杭州的雷峰塔后再次听到你的消息。 尽管满地豺狼难以通行,但高僧大德们却不肯离开群体。 幸运的是,我能与庐山的朋友相伴,却羞于自称像李白和王羲之那样的高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以及与高僧重逢的喜悦。诗中通过“泥望云”、“萍分”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高僧的仰慕和离别后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满地豺狼”与“一天龙象”的对比,突出了高僧们不畏艰难、坚守信仰的精神。最后,诗人以与庐山朋友相伴为幸,却羞于自称高人,展现了其谦逊的品质。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