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鄂山将归四明维舟珠江同过石公精舍因次前韵送之二首
共向东林觅远师,柳塘春色日迟迟。
帆过野浦人将别,路到玄亭客自奇。
茗宴已终谈未了,萍踪重会事难期。
可能送子无新句,为语舟樯且勿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林:指东林书院,这里泛指学问之地。
- 觅远师:寻找远方的老师或高人。
- 柳塘:植有柳树的池塘。
- 春色日迟迟:春天的景色美好,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 野浦:野外的水边。
- 玄亭:指石公精舍,可能是一个学问讨论的地方。
- 茗宴:茶宴。
- 谈未了:谈话未结束。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重会事难期:再次相聚的事情难以预料。
- 送子:送别你。
- 新句:新的诗句。
- 舟樯:船的桅杆,这里指船。
翻译
我们一同前往东林寻找远方的老师,柳树环绕的池塘边,春天的景色美好,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帆船经过野外的水边,你即将离去,来到玄亭的客人自然显得格外奇特。 茶宴已经结束,但谈话还未完结,我们的行踪像浮萍一样漂泊,再次相聚的事情难以预料。 可能送别你时没有新的诗句,只希望你告诉船夫,暂且不要移动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春天的一次别离场景,通过对东林、柳塘、玄亭等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春色日迟迟”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又暗示了离别时的不舍。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难以预料的感慨,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