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杂咏

英游真忝窃,胜地绝攀缘。 树色藏书阁,花香入讲筵。 岁售中秘帙,月费大官钱。 载笔惭恩遇,何能即掞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英游: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游学经历。
  • 忝窃:谦词,表示自己不配得到某种荣誉或地位。
  • 胜地:指风景优美或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 攀缘:原指攀爬,这里比喻难以接近或达到。
  • 讲筵:讲学的场所。
  • 中秘帙: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大官钱:指朝廷或官府的俸禄。
  • 载笔:指记录或写作。
  • 掞天:比喻才华横溢,能够达到极高的成就。

翻译

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游学经历,我实在是不配得到这样的荣誉。在这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我感到自己难以接近或达到。树色掩映着藏书阁,花香飘入讲学的场所。每年都有珍贵的书籍或文献被珍藏,每月我都能得到朝廷或官府的俸禄。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记录或写作的才华,还远远达不到极高的成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学问上的成就和所受待遇的谦逊态度。诗中,“英游真忝窃”一句,既表达了对游学经历的珍视,又透露出自己的谦卑。后文通过对胜地、藏书阁、讲筵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学问的庄严与美好。结尾的“载笔惭恩遇,何能即掞天”则深刻反映了作者的自省与追求,体现了其对学问的敬畏和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