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薛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 其二

难弟难兄并有名,英英端不让琼琼。 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难弟难兄:本指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这里形容薛兰英和薛蕙英姐妹二人同样出色。 (nàn)
  • 英英:指薛兰英、蕙英姐妹,突出其不凡。
  • :确实、真的。
  • 不让:不逊色于。
  • 琼琼:也是赞誉女子美好,此处与“英英”相对,泛指出色女子形象。
  • 瑶筝:古筝的美称 。

翻译

薛兰英和薛蕙英姐妹二人同样声名远扬,她们的才情绝不逊色于那些出众的女子。应该把她们笔下如春风般美好的诗句,谱写成为瑶筝上奏出的美妙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桢对薛兰英、薛蕙英姐妹的高度赞扬之作。首句“难弟难兄并有名”,以“难弟难兄”类比姐妹,点明姐妹都颇具声名,让读者对姐妹的才德产生好奇与期待。“英英端不让琼琼”一句,进一步强调姐妹的才情出众,毫不输给其他优秀女子 ,突出了她们在作者心中的卓越地位。后两句“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则是对姐妹才华的进一步升华想象。将姐妹笔下优美如春风般的诗句,谱成瑶筝之音,既体现出诗句的美妙,又赋予了其生动可感的音乐性,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筝音,感受到姐妹才情如同灵动音符般的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姐妹二人令人赞叹的才情,充满了对女子才华的欣赏与肯定,在古代诗词中体现出独特的女性观。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