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桥早行

· 方回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 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 放马齧露草,小憩寒塘塍。 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 幸此岁稍稔,庶足供科徵。 不然岂不窘,况乃军旅兴。 往者孰柄国,未谓杞遽崩。 伪心感咎證,水旱常频仍。 兹独有年屡,天仁良可凭。 缓辔忽得句,数星陂水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茨 (máo cí):茅草屋顶。
  • (gěng):明亮。
  • (niè):咬,啃。
  • (chéng):田埂。
  • 科徵 (kē zhēng):征税。
  • 柄国 (bǐng guó):掌握国家大权。
  • 杞遽崩 (qǐ jù bēng):杞国突然崩溃,比喻国家突然发生重大变故。
  • 咎證 (jiù zhèng):罪证,指因罪恶而招致的惩罚。
  • 频仍 (pín réng):连续不断。
  • 有年 (yǒu nián):丰收年。
  • 陂水 (bēi shuǐ):池塘的水。

翻译

田间夜晚正在打稻,茅草屋顶下的明灯闪烁。 我这旅人经过篱笆外,听到狗吠声,似乎有些可憎。 我放开马让它啃食露水草,自己在寒塘边的田埂上小憩。 坐在这里想到现在的民间,贪官污吏无人能约束。 幸好今年收成稍好,或许足以应付征税。 不然生活岂不困窘,何况还有军旅兴起。 过去是谁掌握国家大权,没想到杞国会突然崩溃。 伪善的心引发了罪恶的惩罚,水旱灾害总是接连不断。 唯独今年屡次丰收,天仁之德确实可信。 我缓缓骑马,忽然得到诗句,几颗星星映在清澈的池塘水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田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对夜晚田间劳作、狗吠声、马啃草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对贪官污吏的愤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感恩,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