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简杨华父

· 方回
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 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 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 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 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胆:形容胆量极大,敢于冒险。
  • 唾骂:用唾沫吐人,表示极端的鄙视和侮辱。
  • 禹稷:禹,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治水闻名;稷,古代农官,教民种植五谷。这里指杨华父有治国安民的远大志向。
  • 佯狂:假装疯狂,以逃避现实或表达不满。
  • 贾祸:招致祸患。
  • 恢讲肄:恢复讲学和研究。

翻译

一落笔就能看出学识的深厚,一开口就能显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曾用这样的标准来观察天下的人。杨侯虽然年老多病,但他的胆量却大到敢于傲视整个世界。他敢于对王公贵族吐口水辱骂,自认为有圣贤的品格和地位。即使贫穷到要典当衣服,他仍然怀抱着像禹和稷那样的治国安民的志向。他的言论中没有现代人的俗气,作诗却有着古人的意境。他常常在半夜醉酒后高歌,一直到天亮都不肯入睡。虽然假装疯狂并不是什么坏事,但这样也可能会招来祸患。他发誓要建造五百间房屋,以恢复讲学和研究。但与其这样,不如去找些皂角来清洗夏天衣服上的油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杨华父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不畏权贵、坚守理想的精神风貌。诗中“斗胆傲一世”、“王公敢唾骂”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杨华父的胆识和气节。同时,通过“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等句,表达了他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杨华父的高尚品格,也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