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五首

· 方回
父子具曰圣,相谓为仲尼。 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 僻说竺老滓,苛政斯鞅靡。 神天有弗察,大柄斯人尸。 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 紫宫坐张楚,赤县生刘齐。 镠帅岂办□,□阜实召之。 至今二百年,遗祸殃蒸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竺老滓(zhú lǎo zǐ):指佛教和道教的混合物,这里可能指异端邪说。
  • 斯鞅靡:指法家严苛的政治手段。
  • 大柄斯人尸:指掌握大权的人如同尸体一般,无生命力。
  • 典午:指晋朝,因晋朝皇帝姓司马,司马在十二生肖中对应午马。
  • 紫宫:指皇宫。
  • 张楚:指张楚政权,是秦末农民起义时的一个政权。
  • 赤县:指中国,古代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
  • 刘齐:指刘裕建立的南朝宋,因其国号为宋,又称刘宋。
  • 镠帅:指刘裕,他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 □阜实召之:此处缺失一字,意指某种力量或事件导致了后来的结果。
  • 蒸黎:指百姓,人民。

翻译

父子都自称圣人,相互称呼为仲尼。 唯独对春秋学说,盲目的信仰无法考证。 偏激的学说混杂了佛教和道教,苛刻的政治手段如同法家的斯鞅。 神明和天意未能察觉,掌握大权的人如同无生命的尸体。 晋朝从死亡中崛起,众鬼都以魔师为宗。 皇宫中坐镇的是张楚政权,中国大地上生出了刘宋。 刘裕难道没有能力吗,实际上是某种力量或事件召来了他。 至今已有两百年,这种遗留的祸害仍在影响着百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批判,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不满。诗人通过对“父子具曰圣”和“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的描述,讽刺了那些自诩为圣人却对真正的学问一无所知的人。诗中提到的“竺老滓”和“斯鞅靡”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中混杂的宗教信仰和严苛政治的反感。最后,诗人通过对晋朝和刘宋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遗留问题对百姓的影响,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