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渔:指从事陶器制作和捕鱼的人。
- 畎亩:田间,田地。
- 贤无遗:贤人无所遗漏,即没有被忽视的贤人。
- 鳏寡:指无配偶的男女,即鳏夫和寡妇。
- 俊乂:才德出众的人。
- 斯可知:由此可以知道。
- 末季:末世,指衰败的时期。
- 贪欲:贪婪的欲望。
- 高位:高官显位。
- 穷奇:古代传说中的怪兽,比喻邪恶之人。
- 元恺:指有才德的人。
- 寒与饥:寒冷和饥饿。
- 苍生:指百姓,人民。
翻译
陶器制作和捕鱼的人从田间崛起,在民间的贤人没有被忽视。世上难道有贫穷的士人吗?连贫穷的百姓都少有。对于鳏夫和寡妇都不敢轻视,才德出众的人由此可知其存在。在衰败的时期,人们仍然贪婪,高官显位多被邪恶之人占据。像有才德的人,难道不会经历寒冷和饥饿吗?寒冷和饥饿是士人的常态,百姓的处境实在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陶渔之人与士人的境遇,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衰败。诗中“陶渔起畎亩,在野贤无遗”展现了民间贤人的存在,而“世岂有贫士,贫民且无之”则反讽了士人不应有的贫困状态。后文通过对鳏寡的尊重和对贪欲、穷奇的批判,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道德沦丧。最后,诗人以“寒饥士之常,苍生良足悲”作结,表达了对士人境遇的同情和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