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瞳子:指有双重视力的眼睛,这里比喻有洞察力的眼睛。
- 秃翁:秃顶的老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短篷:短小的船篷,这里指小船。
-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仙人或长寿之人。
- 大槐宫:比喻虚幻的梦境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翻译
愿意用你那双有洞察力的眼睛,来看我这个秃顶的老人。 你乘坐着小船载着月光,而我孤独地在屋中吟咏着风。 即使是传说中的仙人,最终也会留下遗骨,他们的长生不老终究是空谈。 那些痴迷于甜言蜜语的人,又有谁能领悟到这大槐宫般的虚幻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相士雷月篷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诗中,“双瞳子”与“秃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相士的洞察力和作者的自嘲。后两句通过对仙人传说的否定,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虚幻,最后以“大槐宫”比喻那些沉迷于虚幻幻想的人,暗示了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 》 —— [ 元 ] 方回
- 《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其十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王御史野塘图歌 》 —— [ 元 ] 方回
- 《 读素问十六首 》 —— [ 元 ] 方回
- 《 诗思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送述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