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伯几举近诗有一官屡厄黄杨闰之句忘其全联因赋呈之

· 方回
与世相违已背驰,樽前各举近吟诗。 一官屡厄黄杨闰,万卷难充画饼饥。 浪说炎蒸今可畏,悬知摇落即堪悲。 山潜涧蛰吾当去,自有髯侯奋迅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鲜于伯几:人名,诗中的对话者。
  • 背驰:背道而驰,方向相反。
  • 樽前:酒杯前,指饮酒时。
  • 厄黄杨闰:比喻遭遇不幸或困难。黄杨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闰指闰年,这里比喻时间漫长而困难重重。
  • 画饼饥:比喻空想无益。
  • 炎蒸:酷热。
  • 悬知:预知,预料。
  • 摇落:指秋天树叶落下,比喻事物的衰败或人的离世。
  • 山潜涧蛰:比喻隐居或隐退。
  • 髯侯:指有胡须的英雄,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 奋迅:迅速奋起,比喻迅速行动或振作。

翻译

与世人的观念相违背,我们已背道而驰,在酒杯前各自吟诵近期的诗作。一官半职屡遭不幸,如同黄杨树遇上闰年,万卷书也难以填补心灵的空虚。虽然现在说酷热难耐,但预料到秋天的落叶即会感到悲伤。我应当隐退山林,潜伏于涧谷之中,但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英雄如髯侯般迅速奋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退生活的向往。诗中,“与世相违已背驰”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通过“一官屡厄黄杨闰”和“万卷难充画饼饥”的比喻,诗人深刻地描绘了自己在官场和学识上的困境,以及内心的空虚和无奈。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预感和期待,虽然现在身处困境,但诗人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转机,自己或他人能够像“髯侯”一样奋起,改变现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