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所思三首

海日萧条云雪冈,追锋百里逐天狼。云罗四面伏不动,金错旌竿风簸扬。 侍臣结束鸿雁行,玉阶鸣鞘立翠黄。君子有所思,雕弓既韔姑置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追锋:追逐锋利的箭。
  • 天狼:星名,古代常用来比喻凶恶的敌人。
  • 云罗:像云一样的罗网。
  • 金错:金色的装饰。
  • 旌竿:旗杆。
  • 鸣鞘:刀剑出鞘的声音。
  • 翠黄:翠绿色和黄色,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收藏弓箭的袋子。

翻译

在海边的日光下,景象萧条,云和雪覆盖着山冈。追逐锋利的箭矢,百里之外瞄准天狼星。四周布满了如云般的罗网,伏击不动,金色的装饰在旗杆上随风簸扬。 侍臣们整齐地排列,如同鸿雁飞行,玉石台阶上响起刀剑出鞘的声音,他们身着翠绿与黄色的华丽服饰站立。君子有所思索,他的雕弓已经收入袋中,暂时搁置一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的景象,通过“海日萧条云雪冈”等词句,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艰险。诗中“追锋百里逐天狼”表达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决心,而“云罗四面伏不动”则暗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最后,“君子有所思,雕弓既韔姑置之”则体现了君子在战乱中的深思与冷静,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边塞诗的特色。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