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袁从义

· 刘诜
别君未两月,传讣始疑妄。 童来得直报,失叹泪自放。 归城吊君儿,内惨刮肝脏。 君庐乃未定,欲哭无所访。 念昔客君家,我弱君始壮。 山窗古衣冠,谈论泻春涨。 三峰奇竞秀,清绝行雁荡。 座客多英豪,车笠填里巷。 厩马腾骄嘶,楼姬咽清唱。 鼓钟喧朝晡,昌运积饙酿。 夜诗涸鸲砚,朝酒发鹅盎。 君尤嗜迂阔,叉手折词匠。 叩扉报警联,急吐如技痒。 约试古洪州,五月舟已榜。 蹉跎我兴尽,君志乃独亢。 霜台肃缙绅,昏闼排棨韔。 落笔风霆生,四座色惊怅。 文书上省曹,吏黠岁月旷。 复以茂异闻,州里许其当。 才高命苦奇,选近身已丧。 知君岂有待,独可念趣尚。 前年从谨兄,千里殒茅瘴。 赍志不得年,追忆有馀怆。 君今复继亡,如山刬危嶂。 死生固有数,髽绖乃相望。 福善理则那,造物疑可谤。 知心几何人,而况日泉壤。 君儿既奠居,麻雪始垂帐。 属我病山疃,乏劣积裒状。 束刍付儿辈,含悽黯东向。 青春如昨日,白发馀辈行。 悠悠酒垆荒,寂寂邻笛亮。 秋风高动木,夜永月窥幌。 三叹平生魂,凄其隔风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ù):讣告,报丧的通知。
  • 直报:直接的报告。
  • 内惨:内心感到悲惨。
  • 刮肝脏:形容极度的悲伤。
  • (lú):住所。
  • 客君家:在君家作客。
  • 山窗:山中的窗户,指隐居的地方。
  • 谈论泻春涨:谈论如春水般涌流。
  • 清绝:极其清幽。
  • 行雁荡:雁荡山,此处指山中的行走。
  • 车笠:车和笠,指交通工具和遮阳工具,比喻往来频繁。
  • 厩马:马厩中的马。
  • 楼姬:楼中的女子。
  • 昌运:昌盛的时运。
  • 饙酿 (fēn niàng):酿造,比喻积聚。
  • 涸鸲砚 (hé qú yàn):砚台干涸,比喻文思枯竭。
  • 鹅盎 (é àng):酒器,比喻酒已喝完。
  • 迂阔:不切实际。
  • 叉手:双手交叉,形容思考或写作时的姿态。
  • 叩扉:敲门。
  • 技痒:形容急于表现自己的技能。
  • 舟已榜:船已经准备好了。
  • 蹉跎 (cuō tuó):虚度光阴。
  • (kàng):高傲。
  • 霜台:指朝廷。
  • 缙绅 (jìn shēn):古代官员的装束。
  • 昏闼 (hūn tà):昏暗的门闼,指官场。
  • 棨韔 (qǐ chàng):古代官员的服饰。
  • 文书:公文。
  • 省曹:中央的官署。
  • (xiá):狡猾。
  • 茂异:出众。
  • 髽绖 (zhuā dié):古代丧服。
  • 福善理则那:福善的道理在哪里。
  • 造物:指天命。
  • 泉壤:地下,指死亡。
  • 奠居:安葬。
  • 麻雪:麻布和雪,指丧服。
  • 属我病山疃 (shǔ wǒ bìng shān tuǎn):我因病在山中。
  • 乏劣:身体虚弱。
  • 裒状 (póu zhuàng):聚集的样子。
  • 束刍 (shù chú):捆绑的草。
  • 含悽:含着悲伤。
  • 酒垆:酒店。
  • 邻笛:邻家的笛声。
  • (huǎng):窗帘。
  • 三叹:三次叹息。
  • 凄其:凄凉。
  • 隔风浪:隔着风浪,指生死相隔。

翻译

分别不到两个月,传来你的死讯,起初我怀疑这是否真实。直到童仆直接报告,我才叹息着,泪水自然流下。回到城中,我吊唁你的儿子,内心的悲惨如同刮割肝脏。你的住所还未确定,我想要哭泣却找不到地方。回想从前我在你家作客,那时我年轻,你正壮年。在山中的窗户下,我们谈论如春水般涌流。三座山峰竞相秀美,我们在清幽的雁荡山中行走。座上的客人多是英豪,车马和笠帽挤满了里巷。马厩中的马腾跃嘶鸣,楼中的女子轻声歌唱。朝夕鼓钟喧闹,昌盛的时运积聚如酿酒。夜晚文思枯竭如干涸的砚台,早晨酒已喝完如空鹅盎。你尤其喜欢不切实际的事物,双手交叉,折服于词匠。敲门报警,急切地表现自己的技能。约定去古洪州考试,五月船已准备好了。我却因虚度光阴而兴尽,你的志向却独高。在朝廷中,你严肃地穿着官服,昏暗的官场中你穿着官员的服饰。你的笔下生风雷,四座皆惊。公文上交中央官署,你狡猾地度过岁月。又以出众闻名,州里认为你应当如此。才高命苦,选拔近身时你已去世。我知道你无需等待,唯独可念的是你的志向。前年我从谨兄,千里之外死于茅瘴。你的志向未能实现,追忆起来有余悲。你如今又相继去世,如山峰被削平。生死固有定数,丧服相望。福善的道理在哪里,天命可疑可谤。知心之人几何,何况日日泉壤。你的儿子已安葬,麻布和雪开始垂帐。我因病在山中,身体虚弱积聚。我让儿辈送去捆绑的草,含着悲伤向东望去。青春如昨日,白发余辈行。悠悠酒垆荒,寂寂邻笛亮。秋风高动木,夜永月窥幌。三次叹息平生魂,凄凉隔风浪。

赏析

这首作品是刘诜对已故友人袁从义的哀悼之作,通过对往昔共同生活的回忆和对袁从义才华与命运的描述,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谈论泻春涨”、“落笔风霆生”等,生动地描绘了袁从义的才华和两人的深厚情谊。同时,通过对生死、命运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天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早逝的痛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