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代人赠吹箫赵生

甚无情枯竹,使人喜、使人悲。爱太古遗音,承平旧曲,吹尽参差。千秋凤台人去,算风流、只有赵郎知。秋晚楼空月夜,日长人静花时。 酒阑更与尽情吹。欲起不能归。怕幽壑潜蛟,孤舟嫠妇,掩泣惊飞。伤心少年行乐,奈春风、不染鬓边丝。静倚阑干十二,醉魂飞上瑶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差(cēn cī):古代乐器名,此处指音乐的起伏变化。
  • 凤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指高雅之地。
  • 嫠妇:寡妇。
  • 鬓边丝:指鬓角的头发,比喻年老。

翻译

多么无情啊,那枯萎的竹子,却能让人欢喜,让人悲伤。我喜爱那太古的遗音,那承平时期的旧曲,吹奏出无尽的音乐起伏。千秋岁月中,凤台上的仙人已去,算来风流之事,只有赵郎知晓。秋夜,楼空月明,日子漫长,花儿静静开放。

酒宴结束,我更想尽情吹奏。想要起身却不能归去。怕那深谷中的潜伏蛟龙,孤舟上的寡妇,因我的箫声而掩面哭泣,惊飞而去。我为年轻时的欢乐感到伤心,奈何春风不能染黑我鬓角的银丝。静静倚靠在十二楼的栏杆上,醉意朦胧中,我的灵魂飞上了瑶池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枯竹、太古遗音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音乐的热爱。词中“凤台人去”、“赵郎知”等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而“秋晚楼空月夜”、“日长人静花时”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最后,词人以“鬓边丝”和“醉魂飞上瑶池”作结,既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又展现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刘敏中高超的艺术造诣。

刘敏中

刘敏中

元济南章丘人,字端甫,号中庵。世祖时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起为御史台都事。成宗大德中,历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上疏陈十事。武宗立,召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简。平生义不茍进,进必有所匡救。为文辞理备辞明。有《平宋录》、《中庵集》。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