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河桥

清涔虹影落云涛,海上三山望不遥。 春涨漫愁杯渡细,云深常护鬼功劳。 汎槎客至银河外,题柱人归玉垒标。 明月远天渔父意,一声铁笛一兰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涔河桥:位于今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
  • 虹影:彩虹的影子,这里形容桥的美丽。
  • 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杯渡:形容河水涨潮时,水流湍急,如同杯子被迅速渡过。
  • 鬼功劳:指古代传说中鬼神所助的功绩,这里可能指桥梁的建造不易。
  • 汎槎:泛舟,乘船。
  • 银河外:比喻极远的地方。
  • 题柱:古代文人题诗于柱,以示留念。
  • 玉垒: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 兰桡: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翻译

清涔河上的桥如彩虹般美丽,映照在云涛之中,海上的三座仙山似乎近在咫尺。春天的河水涨潮,让人不愁桥面狭窄,云雾缭绕,仿佛有鬼神守护着桥梁的功劳。乘船的旅人到达遥远的银河之外,题诗留念的人归来,他们的名字如同坚固的玉垒一般被铭记。明月高悬,远方的渔夫心怀意趣,一声铁笛响起,伴随着兰木船桨的划动。

赏析

这首作品以涔河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虹影”、“三山”、“银河外”等,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鬼功劳”、“题柱人归”等词句,表达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