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閒居五首

· 刘诜
贫居托幽巷,久雨客来绝。 春寒霰时集,淅沥在高叶。 鸟鸣日已宴,寂寂茶鼎歇。 惭无晁氏智,懒事主父谒。 闭门自读书,庶以励高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居(xián jū):闲居,指没有公务在身时的居住状态。
  • (xiàn):小冰粒,通常指下雪前或下雪时的小冰粒。
  • (yàn):安静,平静。
  • 晁氏智:指晁错,西汉时期的政治家,以智谋著称。
  • 主父谒:指主父偃,西汉时期的政治家,以谄媚和权谋著称。

翻译

我贫穷地居住在幽静的小巷中,久雨之后,客人也不再来了。春天的寒意中,小冰粒不时聚集,淅淅沥沥地落在高高的树叶上。鸟儿鸣叫,日头已经平静,茶炉的火也熄灭了,四周一片寂静。我感到惭愧,没有晁错那样的智慧,也不愿意像主父偃那样谄媚权贵。我选择闭门不出,自己读书,希望以此来激励自己保持高尚的节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诜在春寒时节的闲居生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春寒中的霰雨、高叶上的淅沥声,以及鸟鸣日宴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谋的疏离感。诗中“惭无晁氏智,懒事主父谒”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晁错和主父偃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品德和节操的重视。最后,诗人选择闭门读书,以书自励,体现了其追求精神独立和高洁品格的决心。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