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与北山觉公

倚阑蓝玉西边,长松千尺鼪鼯走。风吹香雾,云生幽树,泉鸣缺甃。嘻笑山翁,看山不厌,别来浑瘦。且休嫌俗客,竹床乌几,半分与,真耆旧。 已办泽车款段,时时过、竹扉花牖。人来问我,功名老矣,狂歌摇首。袖里经纶,与时消息,只令杯酒。唤香山居士商量,添个似侬肯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鼪鼯(shēng wú):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小动物,类似于松鼠。
  • 缺甃(quē zhòu):破损的井壁。
  • 嘻笑:欢笑。
  • 耆旧(qí jiù):指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 泽车款段:指简朴的马车。
  • 竹扉花牖(fēi yǒu):竹制的门和花窗。
  • 经纶:原指整理过的蚕丝,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 消息:此处指变化、消长。
  • 香山居士: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晚年隐居香山,自称香山居士。

翻译

倚靠在栏杆上,西边的蓝玉般的天空下,长松树高达千尺,树上有鼪鼯在奔跑。风吹过,带来阵阵香气,云雾缭绕在幽深的树木间,泉水在破损的井壁中鸣响。欢笑的山翁,对山景百看不厌,自从别后,他似乎瘦了许多。且不要嫌弃那些俗客,让他们坐在竹床和乌木几旁,与那些真正的老者半分相伴。

已经准备好简朴的马车,常常经过竹门和花窗。有人来问我,我已经老了,对于功名,我只是摇头狂歌。袖中藏着筹划国家大事的智慧,与时俱进,只是现在我更愿意举杯饮酒。我想叫来香山居士商量,问他是否愿意添一个像我这样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图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诗中“长松千尺鼪鼯走”等句生动描绘了山林的生机,而“嘻笑山翁”则展现了山中隐者的豁达与自在。结尾处提到香山居士,暗示了作者对白居易隐逸生活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这种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高洁情怀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