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效时体

云飞大野晓模糊,水国微茫一雁呼。 风起四檐翻玉树,天移万象入冰壶。 子卿持节终归汉,裴相乘虚急破吴。 五稼从兹兆丰稔,老农争说往年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国:指水乡,多水的地方。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玉树:比喻积雪覆盖的树枝。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的水面或天空。
  • 子卿:指汉代苏武,字子卿,曾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持节不屈,最终归汉。
  • 裴相:指唐代宰相裴度,曾在平定淮西之乱中立下大功。
  • 乘虚:利用空隙或对方弱点。
  • 五稼:指五谷,泛指农作物。
  • 丰稔:丰收。

翻译

云彩在大地上空飞舞,清晨的视野模糊不清,水乡的景色在一片朦胧中,一只孤雁呼唤着。 风起时,四周的屋檐下,积雪覆盖的树枝翻动,仿佛玉树一般;天空变得清澈,万物的景象都映入冰清玉洁的水面。 就像苏武持节最终归汉,裴度利用时机迅速平定了淮西之乱。 从此,五谷开始预示着丰收,老农们争相说着往年没有这样的好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云飞、水国、风起、天移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冬日氛围。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苏武持节归汉和裴度破吴,来比喻雪后带来的希望和转机。结尾处提到五谷预示丰收,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

李延兴的其他作品